红塔利与小巴花区别
作者:桌柜子里的四季
红塔利学名常被模糊化(部分资料称其为印茄木),主产非洲中西部加蓬、喀麦隆等地,属硬木类;小巴花则特指学名Guibourtia tessmannii的树种,与巴花同属古夷苏木类,产地覆盖非洲热带地区,两者密度均达0.8-1.0g/cm³,但红塔利因干燥工艺缺陷易残留刺鼻酸臭味,且耐腐性较弱,长期使用易遭虫蛀;小巴花油脂含量更高,稳定性与耐腐性显著优于红塔利,无气味问题。
一、核心结论
分类学差异:红塔利多为市场俗称,可能指向非洲酸枝(伯克苏木)或赞比亚小巴花;
性能差异:红塔利(非洲酸枝)密度更低、易开裂,小巴花稳定性更高;
价格差异:红塔利价格更低但性价比不足,小巴花综合性能更优。
二、基础分类对比
指标 | 红塔利(非洲酸枝/伯克苏木) | 小巴花(鞘籽古夷苏木) |
---|---|---|
学名/科属 | Burkea africana(豆科苏木亚科) | Guibourtia demeusei(豆科古夷苏木属) |
红木国标地位 | 非红木 | 非红木 |
别名 | 非洲酸枝、血檀 | 非洲花梨、巴花 |
产地 | 非洲南部(南非、津巴布韦) | 非洲中西部(加蓬、喀麦隆) |
三、核心性能对比
1.物理特性
指标 | 红塔利(非洲酸枝) | 小巴花 |
---|---|---|
密度 | 0.7-0.9g/cm³(半沉水级) | 0.8-1.0g/cm³(中沉水级) |
硬度 | 莫氏4.0-4.5(硬度高但脆性大) | 莫氏3.5-4.0(耐磨性更优) |
纹理 | 山水纹、交错纹,偶见鬼脸纹 | 波浪纹、山形纹,金丝光泽明显 |
颜色 | 深红褐至黑褐色,带紫色调 | 红褐至深褐色,氧化后更鲜亮 |
油性 | 较高(但易氧化褪色) | 中等(需定期保养) |
2.稳定性与加工性能
稳定性:
红塔利:干燥不当易开裂,耐湿热性差;
小巴花:密度更高,南北气候均适用。
加工性:
红塔利:硬度高,雕刻易崩裂,刀具损耗率约20%;
小巴花:易切割胶合,刀具损耗率约15%。
#避坑指南#巴花
本文由用户自行发布,不代表喜木家具界的观点和立场。
2025-05-21 14:5416浏览